前言
會發現這本書是來自編成隨想的博客,從他的網站上得到很多啟發,也下載了編成隨想提供的電子書清單,也從這清單中找到一本他有寫過書評,僅以此文希望他能早日被釋放,改天來寫這位傳奇人物的介紹文。
因為自己對心理學的書都頗有興趣,就先找來看一看,加上編成隨想他分享的內容比較精簡,想自己嘗試著寫這本書的評論。
上一次寫書評已經是快兩年前的事了,未來期望能克服惰性,多上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
本書簡介
這本《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出版自1978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在發行當時還沒什麼人聽過,但在1983年起突然跑到暢銷排行榜上,一待就是二十年的暢銷,可謂真金不怕火煉,一本好書不怕時間的考驗。雖然當時與現在的時空背景已有許多不同,但仍適用於當代社會。
我們的物質生活與以前有許多差異,但心理問題卻不曾改變(更嚴重者亦有人在),本書從四個面向討論心智成熟,分別為:自律、愛、成長與信仰、潛意識。 前兩個章節我認為是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後兩個章節內容較多牽涉到基督教的宗教部分,所以後面部分在本文也就不討論太多,大多內容著重在前二章節的分享。
順帶一提此書的英文版名稱為《The Road Less Traveled》,我看的是簡體中文版,繁體版的是天下文化所出版的《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
以下文字從本書的重點文句中擷取出來,再加上我個人的註解。
第一部分:自律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
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在充滿問題和痛苦的人生中,推遲滿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父母的愛至關重要。即便家庭環境充滿混亂,生活貧困,只要有愛存在,照樣可以培養出懂得自律的孩子。培養孩子學會自律,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就無法深入瞭解他們的需要,並找到教育他們的正確方式。
聰明的父母在問題發生之前,他們就願意花時間瞭解孩子,對症下藥地教育孩子。他們會用恰當的敦促、鼓勵和表揚,以及必要的警告和責備,來巧妙地引導孩子的發展方向,教他們學習自律。要讓孩子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律。
要讓他們學會自律,對安全感產生信任,不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還需要父母表裡如一的愛和持之以恆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自律的基礎,因為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就會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照顧自己。
自律是自我照顧,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棄。
問題降臨時,勢必帶來程度不同的痛苦。盡可能早地面對問題,意味著把滿足感向後推遲,放棄暫時的安逸或是程度較輕的痛苦,去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這才是對待問題和痛苦最明智的辦法。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現在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適當給予指導和幫助,多瞭解他們的問題,必然是有益的事情。問題拖得越久,就越是積重難返,解決起來自然更加艱難了。
剛哲註: 「推遲滿足感」相信大家已經相當熟悉這個名詞,著名的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的實驗,但本書提到來自父母充分的愛,會使小孩更加自律,如果父母本身以自己為表率,小孩也就會有樣學樣跟著學習父母的行為,成為較為優秀的人。
承擔責任
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大多數人,所患的不是神經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調症。它們都是責任感出現問題所致,但表現癥狀卻彼此相反:神經官能症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症患者則不願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
為個人行為承擔責任,難處在於它會帶來痛苦,而我們卻想要躲開這種痛苦。
剛哲註: 此段介紹了兩種心理疾病:第一種、是態度過度不負責而形成人格失調症;態度傾向過度自責引發精神官能症。
兩種情形都不理想,而且大多與家庭教育或童年經驗有關,而人格失調症比精神官能症更為棘手,如果處處都想依賴他人,不自我負責,就難以進行心智成長,讓自己往更成熟的路線邁進。
忠於事實
我們需要實事求是,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瞭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事實瞭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想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才能瞭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溝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如果地圖資訊失真,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繪製人生地圖的艱難,不在於我們需要從頭開始,而在於需要不斷修訂,才能使地圖的內容準確翔實。
身邊每天都有新的資訊,要吸收它們,地圖的修訂就要不斷進行。有些時候,需要吸收的新資訊太多,我們不得不對地圖做大規模的修訂,這些修訂工作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痛苦,由此便成為了許多心理疾病的根源。 逃避現實的痛苦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通過自律,我們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及時修改自己的地圖,逐步成長。我們必須忠於事實,儘管這會帶來暫時的痛苦,但遠比沉湎于虛假的舒適中要好。我們必須忍受暫時的不適感,追求事實而不是假像,並承受這一過程的痛苦。要讓心靈獲得成長,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完全忠於事實。
反省內心世界帶來的痛苦,往往大於觀察外在世界帶來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選擇後者。實際上,認識和忠於事實帶給我們的非凡價值,將使痛苦顯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帶來的快樂,甚至遠遠大於痛苦。 故步自封,逃避挑戰,可以說是人性的基本特徵之一。不管現實如何變化,我們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逃避挑戰是人類的本能,但不意味著它是恰當的,也不意味著我們無法做出改變。
剛哲註: 這邊的內容與 Ray Dalio 的《原則》這本書有點雷同,皆強調實事求是的重要,並時常接收新資訊,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反省自我的不足,為這些錯誤帶來其他改變,而這一切都需要自律。 即時更新自我這點在這本書出版的1978年可能還不易做到,但當今網路時代發展迅速,我們想要更新資訊可說是相當容易,只是資訊爆炸的情況下我們獲得的訊息跟噪音也都一起變多,要分辨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資訊哪些是噪音,要憑大家的智慧。
保持平衡
自律是一項艱苦而複雜的任務,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你要以追求誠實為己任,也需要隱瞞部分事實和真相。你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你既要學會推遲滿足感,先苦後甜,把眼光放遠,同時又要盡可能過好當前的生活,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
剛哲註: 過猶不及都不好,書中以永不生氣的好好先生為例,如果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是無限的包容,處處壓抑自己的脾氣,最後依舊會搞得身心疲發,理想的做法是有自己的原則,面對不合理的事應勇敢提出意見,生氣一頓也無仿。從來不會生氣的人,註定終生遭受欺凌和壓制,直至被摧毀和消滅。必要時候的生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生存。
第二部分:愛
關於愛的定義可能有很多種,作者表示自己對「愛」的看法,大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性愛、談戀愛,但作者在第二部分的一開始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愛,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愛在幫助別人進步和成長的同時,也會拓展自己的心靈,使自我更加成熟。換言之,我們付出的愛,不僅能讓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樣也能使自己獲益。
以下再說明什麼不是愛:
墜入情網不是愛
人們之所以墜入情網,是因為他們在意識和潛意識裡有一種性的衝動。其次,墜入情網的“愛”不會持續太久,不管愛的對象是誰,早晚我們都會從情網的羈絆中爬出來。
在某種意義上,墜入情網是情感和心靈的一種退化。與心愛的人結合在一起,跟童年時與父母相伴的記憶彼此呼應,讓我們彷彿又體驗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又感覺到自己強大有力,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實現願望。我們感覺愛無比強大,能夠征服一切,前途無限光明。但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感覺是虛幻的,常常與現實脫節。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兩歲大的幼兒,自認為能稱霸世界一樣不可理喻。
墜入情網並不是自我界限的擴展,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暫時性地崩潰。擴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墜入情網卻無須努力。當最初的激情褪去時,自我界限必然恢復原狀,留下的只有失落和幻滅,心靈絕不會因此成長。只有真正的愛,才能讓自我界限得到擴展,讓心靈得到成長和完善,而且不再恢復原狀,這是墜入情網無法實現的結果。
剛哲註: 作者在這段的一開始就提到我們對愛的常見錯誤,許多人覺得對伴侶、夫妻因為沒有當初的剛開始交往的激情所以不愛了,這只是一種單純來自基因繁衍後代的慾望消退,因此可能發生外遇去探索性需求。作者說明真正的愛與迷戀、性愛有所不同,與男女朋友談感情固然重要,沒有這個開始就不會發生夫妻未來更長久的愛,但我們在激情退去以後,應該著重在互相追求自律、成長的路上邁進。
依賴不是愛
所謂消極性依賴,是指患者只在乎別人能為他們做什麼,卻從不考慮自己能為對方付出多少。消極性依賴患者的過度依賴傾向,正是人格失調的一種特殊症狀。他們不肯推遲滿足感,先苦後甜,只貪圖暫時的快樂,始終不能面對現實。他們從不考慮他人的需要,即使情感關係行將破裂,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做出改變。他們不肯為自己的成長負責,還會阻礙最親近的人的成長。倘若情感出現問題,他們就會歸咎他人。他們每每活在失望和沮喪中,但卻認為是別人沒有盡心盡力。他們容易忘記別人的好處,單單想到其缺點和不足,並為此感到消沉,產生怨恨。
僅僅把得到別人的愛當成最高目標,你就不可能獲得成功。想讓別人真正愛你,只有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
依賴性過強的人,總是把失去伴侶的支持當成極其恐怖的事。他們絲毫不肯降低對他人的依賴度,也不肯給予對方更多的自由。
真正的愛與自我約束相輔相成。父母的生活缺乏自律,就無法給予子女足夠的愛;子女沒有獲得愛,就不會自尊自愛,更不會知道如何給予別人真正的愛。
剛哲註: 依賴自己的伴侶,聽起來是很浪漫的事,不過更多的僅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需求,而不是愛對方,也會對被依賴的一方產生過多的壓力,並且在哪天找到更能依賴的對象,也就隨之遠去。真正的愛是追求雙方共同成長,而不是寄託於對方生活,
控制不是愛
對嬰兒的愛、對寵物的愛,以及對唯命是從的伴侶的愛,多是出自父性或母性的本能,這和墜入情網的情形極為類似,無須付出過多的努力。這樣的愛不是主動選擇和努力的結果,對於心智成熟也無幫助,所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父母應該成為值得尊敬的領導者與指揮官,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過分的愛還不如不愛,該拒絕時卻一味給予,不是仁慈,而是傷害。愛絕不是無原則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衝突、果斷的拒絕和嚴厲的批評。
很多時候,我們自稱為別人著想,可能只是為了逃避責任,滿足自己的願望: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個人的意願,核心動機是滿足自我的需求;不管為別人做什麼事,真正的原因都是為了自己。
剛哲註: 與依賴相反,過度關心、呵護甚至是控制,這也不是愛,現代許多家長從小嬰兒時期就給小孩完整的呵護與照顧,這固然需要,因為小 Baby 生活無法自理。但是如果一路到小孩的求學階段甚至畢業後的社會發展還依然這樣處處照顧,國小國中補習班接送、高中幫忙報名衝刺補習班、大學安排考公務員、畢業了還協助內推名公司安排職位、工作後又幫忙相親找對象。
如果孩子太有自己的想法就大力打壓,提出意見就和他說:「我這是關心你、是愛你!」(亞洲地區尤其常見),甚至會語帶威脅「你翅膀硬了是不是?」這種相處模式不是愛,難道要翅膀軟軟的很脆弱嗎,而是滿足自己的控制慾,一樣,重複好多次了,真正的愛是希望小孩能夠獨立、能夠心智成長。題外話,這段的內容也使我聯想到塔雷伯的《反脆弱》一書,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
如何去愛:關注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我們愛某個人,一定會關注對方,細心照料對方,進而幫助對方成長。我們必須把成見放到一邊,調整心理狀態,滿足對方的需要。我們對對方的關注,一定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能促進對方心智成熟,還可以對抗自己內心的懶惰,讓我們付出努力。
真正的傾聽,意味著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這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此時,傾聽者需要暫時把個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努力去體會說話人的內心世界和感受。
剛哲註: 這點以我自身經驗,我老婆有時候會提醒我講話時要認真聽,不然有時很多話要重複講使然感受不好,這點我也在反省改進中,如果對伴侶的關注不夠,長久下來也容易使關係惡化,此段作者有提到並不是要無時無刻都關注對方的一舉一動,而是要對方有需求要滿足時,應注意他人的期待,並將自我成見放在一邊,如此一來能使他人感受到尊重,自我心態也能成長。
如何去愛:使其獨立
愛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拓展,也就是讓自我拓展到陌生領域,再塑造出一個不同的、嶄新的自己,這一過程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接觸的是從未接觸過的事物,通過與這些事物的接觸,我們的自我便會獲得改變。
心智的成熟,除了愛和自我完善,除了突破自我界限,還需要什麼條件呢?我在上面談到的所有事例,都涉及了這一因素:自尊自愛。原因是:首先,敢於追求獨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愛的體現。
剛哲註: 此段內容與「控制不是愛」的內容有雷同,不贅言。
如何去愛:使其心智成長
要實現自我完善,享受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快樂,進而使真正的愛成為人生的重心,就必須無所畏懼,敢於做出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
家長的角色和心理醫生相似。聆聽子女的心聲,滿足他們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堅守權威,頤指氣使,才有助於家長拓展自我,實現自身的完善。
家長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自己也會跟著一併走向成熟,這對於雙方都是大有益處的。不少父母在子女處於青春期以前,尚算得上盡職盡責,漸漸地,其思維卻變得落後和遲鈍起來,無法適應子女的成長與改變。
如果父母進行自我調整,適應子女的變化,就不會與時代脫節,對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處。遺憾的是,很多人卻漠視了這一點,白白錯過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機遇。
剛哲註: 此段總結了前兩章的重點,家長應勇於改變、聆聽小孩的想法。
第三部分 成長與信仰
本書的主旨之一,就是探討增加認知、擴大視野的意義。我說過,愛的本質是拓展自我,而愛的風險之一,就是必須進入未知的領域。我們必須放棄落後的、陳舊的自己,把陳腐過時的認知踩到腳下,拋棄狹隘的人生觀。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似乎不做任何改變更符合我們的惰性。我們更容易保持現狀,更願意使用以“小宇宙”為基礎的舊地圖,不想讓舊有觀念遭受絲毫損傷。但是,這樣就會與心智的成熟之路背道而馳。我們應該對過去的信仰提出疑問,主動探索陌生領域,挑戰某些久被視為真理的結論。只有懷疑和挑戰,才能使我們走上神聖的自由之路。
我堅定地認為,對於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科學本身很容易成為一種文化偶像,我們亦應保持懷疑的態度。 我們的心智可能很成熟,成熟到足以擺脫對上帝的信仰,與此同時,我們也可能成熟到去信仰上帝,即接受宗教信仰。
剛哲註: 此段提到了我們應該努力拓展自我的心靈地圖,與「忠於事實」那段內容相似。
第四部份 潛意識
阻礙心智成熟的障礙。最大的障礙就是懶惰,只要克服懶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無法克服懶惰,不論其他條件如何完善,我們都無法取得成功。所以,懶惰也是本書一大主題。我已經說過,我們總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慣於選擇平坦的道路,這是我們的惰性使然。談到愛的時候我也強調過,不少人的愛是虛假的愛,因為他們不想承受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痛苦。
懶惰是愛的對立面。心智的成熟需要通過努力來實現。現在,我們要探討懶惰的本質。簡單地說,懶惰是人生中的一種可怕的消極力量。一個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覺到自身的懶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懶惰的痕跡。
剛哲註: 此段名為「恩典」,但內容為討論潛意識部份,故我改了一下章節名稱,主要闡述上帝與我們個人的潛意識相關,如果你和我一樣並非基督教徒,可能較難感受其內容。此段也提到了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懶惰,心智成熟需要靠自我努力的實現,這仰賴個人意志力的實踐,讀再多理論也沒用,懶惰與自律相反這點大家都懂,而作者引伸到了懶惰與愛對立,而有愛就能自律,進而能踏上少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